| 真菌素检测仪报价 真菌素检测仪报价 1.光 源:DC12V  22W  进口卤素灯 2.光路系统:8 通道垂直光路系统 *3.波长范围:400-1000nm 4.滤 光 片:标配 405、450、492、630nm *5.其它波长选配,可装载15片滤光片  6.读数范围:0-4.000Abs  7.分 辨 率:0.001Abs  8.示值误差:≤±0.01Abs  *9.稳 定 性:≤±0.003Abs  *10.可视化布板 重 复 性:≤0.3%  11.振板功能:3 级振板速度、时间 0-255 秒可调 *12.显示操作:8 吋彩色液晶屏、可视话布板、显示整板信息、触摸屏操作  13.工 作 站:专业的速测仪软件,可存储 500 组程序、100000 个 样本结果,提供吸光度、阈值、线性方程、对数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指数曲线、幂函数、吸光度百分比-浓度对数方程、4 参数方程等丰富的计算模式 *14.配置抑制率测量模块,于农业,畜牧、疾控中心检测领域。 *15.仪器检测时,进样门自动开启,关闭。无需手动。 *16.电 源:宽电压设计 AC100-240V 50-60Hz。 *17底板为不锈钢材质。 18. 净 重:约 11Kg *配套试剂:只提供以下其中一种 M260592检测试剂盒 适用 黄曲霉检测试剂盒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检测小麦,大麦,芽麦,燕麦,谷物中的黄曲霉。   检测原理 检测试剂盒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甲醇/水震荡萃取粉碎样品中的,过滤水相萃取物,然后进行免疫学检测。加的酶标记物到已加有标准或样品的测试孔中,抗体被加入后反应开始,样品及酶标记物竞争结合连接在微孔上的抗体,10分钟培养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结合的和酶标记物。加入无色的底物溶液,培养10分钟,所有结合的酶标记物使底物转化成蓝色物质。加入停止液然后读取吸光度值,未知浓度样品与标准吸光度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样品的浓度。   特异性 检测试剂盒对于有很强的特异性,标准品设定为B1,以下表格展示了与其他形式的交叉反应率。 | 复合物 | 50%BO | 交叉反应率 |  | 黄曲霉B2 | 39 | 25% |  | 黄曲霉G1 | 39.5 | 25% |  | 黄曲霉G2 | 221 | 4% | 
 LOD (低检测限) 1.0ppb  LOQ (低定量限) 2.0ppb   试剂及材料 若试剂盒保存在2-8℃,未拆开包装的试剂盒在标识的保质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装,包含干燥剂的8×12的微孔板。5瓶2ml浓度为0、2.0、7.5、25、100 ng/ml(ppb)的标准品。(注意:因为谷物样品在萃取过程中1:10倍稀释,标准品实际上为设定标准浓度的1/10,所以原样品的浓度无需校正)1瓶8ml的酶标记物。1瓶8ml的兔抗抗体。1瓶14ml的底物溶液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盐酸,小心操作!)操作说明书
   注意事项 每种试剂适用于 试剂盒。其他生产商的试剂不可替代本试剂盒中的任何试剂,不同批次之间的试剂不可混用。被稀释或污染的试剂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样品种类都会导致结果失真。不可使用过期试剂。开始实验前试剂需回温于室温(20-28℃),但避免试剂在室温存放过久(>24小时)。为极毒物质,将所有丢弃的液体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实验器具必须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时,戴上手套穿上防护服以避免皮肤及黏膜与试剂或样品萃取物接触,如果一旦接触,必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停止液为1N 盐酸,避免皮肤及黏膜接触,如果有溅出,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冲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实验室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色谱级甲醇具塞锥瓶,大于100ml用于萃取样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滤纸,Whatman GF/A及相当者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吸水纸450nm的酶标仪计时器
   提取液制备 分别量取20ml蒸馏水/去离子水至各锥形瓶分别量取80ml甲醇至各锥形瓶,震摇使之充分混匀
   样品的准备 粉碎好的样品过20目筛并在取样前充分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样品应放在冰箱中储存。称取50g样品和5.0gNaCl至一有盖容器中。加入100ml 80%甲醇/水提取液。盖好盖子高速搅拌1分钟。静置2-3分钟,使样品沉淀。用Whatman GF/A玻璃纤维滤纸过滤10ml萃取液,收集滤液到一干净容器中。取5ml萃取液,加入20ml蒸馏水稀释。过滤稀释液,待测。
   检测程序(注意标准及样品做平行试验,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及精确度) 开始实验前要求试剂及样品萃取液达到室温。取适量的孔条固定在微孔板架上,未使用的孔条,与干燥剂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加入50ul的酶标记物到微孔中。加入50ul的标准品及样品到相应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头防止交叉污染加入50ul抗体溶液到微孔中,轻微震荡微孔板。室温下孵育10分钟。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满蒸馏水,然后倒掉,重复4次,共五次洗板。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转微孔板在吸水纸上拍干。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室温下孵育10分钟。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450nm读吸光度值。
   结果判断 半定量结果的判定,可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的吸光度值来判定,样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含量大于此标准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含量小于此标准的浓度。
 定量结果判定,需要以标准的吸光率为X轴,标准浓度的对数为Y轴绘制曲线图,将标准浓度及吸光率的点用直线连接,根据样品的吸光率在Y轴上即可找到相应样品的浓度,如果样品的吸光度值大于小标准的吸光度值或小于大标准的吸光率,即可说明此样品中的含量小于2ppb或大于100ppb。 呕吐(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剂盒M363770 适用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剂盒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检测小麦,大麦,麦芽,玉米及燕麦中的呕吐。   检测原理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剂盒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水震荡萃取粉碎样品中的呕吐毒素,过滤水相萃取物,然后进行免疫学检测。加入呕吐毒素的酶标记物到已加有标准或样品的测试孔中,抗体被加入后反应开始,样品及酶标记物竞争结合连接在微孔上的抗体,10分钟培养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结合的呕吐毒素和酶标记物。加入无色的底物溶液,培养5分钟,所有结合的酶标记物使底物转化成蓝色物质。加入停止液然后读取吸光度值,未知浓度样品与标准吸光度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样品的呕吐毒素浓度。   特异性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剂盒对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有很强的特异性,以下表格展示了与其他形式的交叉反应率。 | 复合物 | 交叉反应率 |  | 3-acetyl-deoxynivalenol | >1% |  | 15-acetyl-deoxynivalenol | <300% | 
 LOD(低检测限)  100ppb LOQ(低定量限)  200ppb   试剂及材料 若试剂盒保存在2-8℃,未拆开包装的试剂盒在标识的保质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装,包含干燥剂的8×12的微孔板。5瓶2ml浓度为0、0.2、0.5、1.0、2.5 ug/ml(ppm)的DON标准品。(注意:因为谷物样品在萃取过程中1:5稀释,标准品实际上为设定标准浓度的1/5,原始样品的浓度无需换算。)1瓶8ml的酶标记物。1瓶8ml的鼠抗DON抗体。1瓶14ml的底物溶液。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盐酸,小心操作!)1包洗液粉末。操作说明书
   注意事项 每种试剂适用于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剂盒。其他生产商的试剂不可替代本试剂盒中的任何试剂,不同批次之间的试剂不可混用。试剂的稀释及污染以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样品,均会导致结果失真。不可使用过期试剂。开始实验前试剂回温到室温(20-28℃),避免试剂在室温存放过久(>24小时)。呕吐毒素为极毒物质,将所有丢弃的液体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实验器具必须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时,戴上手套穿上防护服以避免皮肤及黏膜与试剂或样品萃取物接触,如果一旦接触,必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停止液为1N 盐酸,避免皮肤及黏膜接触,如果有喷洒,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冲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实验室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0ml量筒用于萃取样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滤纸,Whatman GF/A及相当者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吸水纸450nm的酶标仪计时器
   样品的准备 粉碎好的样品过20目筛并*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样品需冷冻储存。称取20g样品,量取100ml水到一有盖容器中。剧烈震荡3分钟。静置2-3分钟,使样品沉淀。用Whatman GF/A玻璃纤维滤纸过滤15ml萃取液,收集滤液到一干净容器中。
   清洗液的准备 将清洗浓缩液倒入1L容积的容器中,加入实验室用蒸馏水。将配好的清洗液转移至洗瓶中。
   检测程序(注意标准及样品做重复,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及精确度) 开始实验前要求试剂及样品萃取液达到室温。取适量的孔条固定在微孔板架上,确定未使用的孔条,与干燥剂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加入50ul的酶标记物到微孔中。加入50ul的样品及标准品到相应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头防止交叉污染加入50ul抗体溶液到微孔中,轻微震荡微孔板。室温下孵育10分钟。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满清洗液,然后倒掉,重复4次,共五次洗板。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转微孔板在吸水纸上拍干。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室温下孵育5分钟。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450nm读吸光度值。
   结果判断 半定量结果的判定,可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的吸光度值来判定,样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呕吐毒素含量大于此标准的呕吐毒素浓度,样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呕吐毒素含量小于此标准的呕吐毒素浓度。定量结果判定,需要以标准的吸光率为X轴,标准浓度的半对数为Y轴绘制曲线图,将标准浓度及吸光率的点用直线连接,根据样品的吸光率在Y轴上即可找到相应样品的浓度,如果样品的吸光率大于小标准的吸光率或小于大标准的吸光率,即可说明此样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小于0.2ppm或大于2.5ppm。
 赭曲霉检测试剂盒M363774 适用  赭曲霉检测试剂盒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检测赭曲霉毒素   检测原理  赭曲霉检测试剂盒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甲醇水震荡萃取粉碎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过滤萃取物,然后进行免疫学检测。加入标准及样品溶液至测试孔中,之后加入酶标记物,样品及酶标记物竞争结合连接在微孔上的抗体,30分钟培养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结合的赭曲霉毒素和酶标记物。加入无色的底物溶液,培养30分钟,所有结合的酶标记物使底物转化成蓝色物质。加入停止液然后读取吸光度值,将未知浓度样品与标准吸光度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样品的赭曲霉毒素浓度。   特异性  赭曲霉毒素检测试剂盒对于赭曲霉毒素有很强的特异性。标准品设为赭曲霉A, 与赭曲霉B的交叉反应率为2%。 LOD (低检测限) 1.0ppb LOQ (低定量限) 2.0ppb   试剂及材料 若试剂盒保存在2-8℃,未拆开包装的试剂盒在标识的保质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装,包含干燥剂的8×12的微孔板。5瓶2ml浓度为0、2.0、4.0、10、50ng/ml(ppb)的赭曲霉标准品。(注意:因为谷物样品在萃取过程中1:5稀释,标准品实际上为设定标准浓度的1/5,原始样品的浓度无需换算。)1瓶12ml的酶标记物。1瓶14ml的底物溶液。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盐酸,小心操作!)1瓶10倍清洗液。混合孔说明书
   注意事项 每种试剂适用于  赭曲霉毒素试剂盒。其他生产商的试剂不可替代本试剂盒中的任何试剂,不同批次之间的试剂不可混用。试剂的稀释及污染以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样品,均会导致结果失真。不可使用过期试剂。开始实验前试剂回温到室温(20-28℃),避免试剂在室温存放过久(>24小时)。赭曲霉为极毒物质,将所有丢弃的液体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实验器具必须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时,戴上手套穿上防护服以避免皮肤及黏膜与试剂或样品萃取物接触,如果一旦接触,必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停止液为1N 盐酸,避免皮肤及黏膜接触,如果有喷洒,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实验室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甲醇(色谱级)量筒用于萃取样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滤纸,Whatman GF/A及相当者。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洗瓶吸水纸450nm的酶标仪计时器
   样品的准备(稀释倍数5) 配制适量甲醇+水(7+3),混合并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粉碎好的样品过20目筛并*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样品需冷冻储存。称取20g样品,量取100ml 70%的甲醇水到一干净的有盖容器中。剧烈震荡3分钟。静置2-3分钟,使样品沉淀。用Whatman GF/A玻璃纤维滤纸过滤15ml萃取液,收集滤液到一干净容器中。
   清洗液的准备 取浓缩液20ml加入180ml实验室用蒸馏水。将配好的清洗液转移至洗瓶中。
   检测程序(注意标准及样品做重复,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及精确度) 开始实验前要求试剂及样品萃取液达到室温。取适量的孔条固定在微孔板架上,确定未使用的孔条,与干燥剂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加入100ul的样品溶液及标准液到混合孔中。加入100ul的酶标记物至混合孔。用多道移液器缓慢吸入,放出混合孔的溶液,持续四次使溶液混匀。各孔移取100ul混合液至测试孔。室温下孵育30分钟。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满清洗液,然后到掉,重复4次,共5次洗板。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转微孔板在吸水纸上拍干。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室温下孵育30分钟。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450nm读吸光度值。
   结果判断 半定量结果的判定,可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的吸光度值来判定,样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赭曲霉毒素含量大于此标准的赭曲霉毒素浓度,样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赭曲霉毒素含量小于此标准的赭曲霉毒素浓度。定量结果判定,需要以标准浓度的对数为X轴,标准的吸光率为Y轴绘制曲线图,将标准点用直线连接,并且样品吸光率也位于这条直线上,根据直线上样品的吸光率在X轴上即可找到相应样品的浓度,如果样品的吸光率大于小标准的吸光率或小于大标准的吸光率,即可说明此样品中赭曲霉毒素的含量小于2ppb或大于50ppb。
 伏马检测试剂盒M363771 适用  伏马毒素检测试剂盒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检测玉米,玉米粉,玉米胚牙粉,玉米麸皮粉,玉米/豆类混合物中的伏马毒素。   检测原理  伏马检测试剂盒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甲醇/水震荡萃取粉碎样品中的伏马毒素,过滤水相萃取物,然后进行免疫学检测。加伏马毒素的酶标记物到已加有标准或样品的测试孔中,抗体被加入后反应开始,样品及酶标记物竞争结合连接在微孔上的抗体,10分钟培养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的结合伏马毒素和酶标记物。加入无色的底物溶液,培养5分钟,所有结合的酶标记物使底物转化成蓝色物质。加入停止液然后读取吸光度值,未知浓度样品与标准吸光度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样品的伏马毒素浓度。   特异性  伏马检测试剂盒对于伏马有很强的特异性,标准品设定为伏马毒素B1,以下表格展示了与其他形式的交叉反应率。 | 复合物 | 交叉反应率 |  | 伏马毒素B2 | 44% |  | 伏马毒素B3 | 104% | 
 LOD (低检测限) 0.1ppm LOQ (低定量限) 0.3ppm   试剂及材料 若试剂盒保存在2-8℃,未拆开包装的试剂盒在标识的保质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装,包含干燥剂的8×12的微孔板。5瓶2ml浓度为0、0.3、1.0、3.0、6.0 ug/ml(ppm)伏马毒素标准品。(注意:因为谷物样品在萃取过程中1:5稀释,标准品实际上为设定标准浓度的1/5,原始样品的浓度不需要换算。)1瓶8ml的酶标记物。1瓶8ml的兔抗伏马毒素抗体。1瓶14ml的底物溶液。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盐酸,小心操作!)操作说明书
   注意事项 所有试剂适用于 伏马毒素试剂。其他生产商的试剂不可替代本试剂盒中的任何试剂,不同批次之间的试剂不可混用。被稀释或污染的试剂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样品种类都会导致结果失真。不可使用过期试剂。开始实验前试剂须回温到室温(20-28℃),但避免试剂在室温存放过久(>24小时)。伏马毒素为极毒物质,将所有丢弃的液体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实验器具必须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时,戴上手套穿上防护服以避免皮肤及黏膜与试剂或样品萃取物接触,如果一旦接触,必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停止液为1N 盐酸,避免皮肤及黏膜接触,如果有喷洒,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冲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实验室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色谱级甲醇量筒,100ml或更大。用于萃取样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滤纸,Whatman GF/A及相当者。可吸取50ul容量的一次性吸头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吸水纸450nm的酶标仪计时器
   萃取液的配制 仔细量取30m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然后转入干净带盖的玻璃容器中。仔细量取70ml的甲醇到上述容器中。盖好容器并*混合,封好口以减少挥发。
   样品的准备 粉碎好的样品过20目筛并在取样前充分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样品应放在冰箱中储存。称取20g样品,并量取100ml甲醇:水(7:3)溶液,至一有盖容器中。盖好盖剧烈震荡3分钟。静置2-3分钟,使样品沉淀。用Whatman GF/A玻璃纤维滤纸过滤15ml萃取液,收集滤液到一干净容器中。
   检测程序(注意标准及样品做平行试验,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及精确度) 开始实验前要求试剂及样品萃取液达到室温。取适量的孔条固定在微孔板架上,确定未使用的孔条,与干燥剂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加入50ul的酶标记物到微孔中。加入50ul的样品及标准品到相应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头防止交叉污染。加入50ul抗体溶液到微孔中,轻微震荡微孔板。室温下孵育10分钟。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满蒸馏水,然后到掉,重复4次,共五次洗板。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转微孔板在吸水纸上拍干。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室温下孵育5分钟。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450nm读吸光度值。
   结果判断 半定量结果的判定,可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的吸光度值来判定,样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伏马毒素含量大于此标准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伏马毒素含量小于此标准的浓度。定量结果判定,需要以标准的吸光度值为X轴,标准浓度的对数为Y轴绘制曲线图,将标准浓度吸光度值的点用直线连接,样品的吸光度值也位于这条直线上,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在Y轴上即可找到相应样品的浓度,如果样品的吸光度值大于大标准的吸光度值或小于小样品的吸光度值,即可说明此样品中伏马毒素的含量小于0.3ppm或大于6ppm。
 T2检测试剂盒M363773 适用  T2毒素检测试剂盒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原理定量检测玉米,玉米粉,玉米胚芽粉,玉米麸质粉以及玉米大豆混合物中的T2毒素。   检测原理  T2毒素检测试剂盒是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甲醇/水震荡萃取粉碎样品中的T2毒素,过滤萃取物并稀释,然后进行免疫学检测。加T2毒素的酶标记物到测试微孔中,接下来加入标准及样品,T2毒素抗体加入后反应开始,10分钟培养过程中,样品中的T2毒素及T2毒素酶标记物竞争结合连接在微孔上的抗体,10分钟培养后,倒掉孔中的溶液,洗掉微孔中未的结合酶标记毒素。加入无色的底物溶液,所有结合的酶标记物使底物转化成蓝色物质,培养5分钟,加入反应停止液并且每个微孔中的颜色是可读的,未知浓度样品与标准物的颜色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样品的T2毒素浓度。   灵敏性  T2 毒素试剂盒适用于谷物及谷物制品中T2毒素的定量分析,检测范围为0.025到0.5mg/kg(ppm)如果样品中的T2毒素含量小于0.025ppm,报告就应该写成<0.025ppm.T2毒素含量大于0.5ppm,就应该写成>0.5ppm。对于大于0.5ppm的样品可以用7%的甲醇水稀释并重新作定量分析。   特异性  T2毒素检测试剂盒所用抗体对于T2毒素及相关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以T2毒素为标准相关的交叉反应率在以下表格中。 | 化合物 | %交叉反应率 |  | HT-2 | 38% |  | T-2  Triol | 1.6% |  | T-2  Tetraol | <0.04% |  | Verrucarol | <0.04% | 
 LOD (低检测限) 12ppb LOQ (低定量限) 25ppb   试剂及提供材料 若试剂盒保存在2-8℃,未拆开包装的试剂盒在标识的保质期之前均可放心使用。 真空包装,包含干燥剂的8×12的微孔板5瓶2ml浓度分别为0、25、75、200 和500ug/kg(ppb)T2毒素标准溶液。(注意:标准品实际上为设定标准浓度的1/10,所以原样品的浓度无需校正)1瓶8ml的T2毒素酶标记物。1瓶8ml的兔抗T2毒素抗体。1瓶14ml的底物溶液。1瓶14ml的停止液。(注意:1N 盐酸,小心操作!)操作说明书
   注意事项 每种试剂适用于 T2毒素试剂盒。其他生产商的试剂不可替代本试剂盒中的任何试剂,不同批次之间的试剂不可混用。被稀释或污染的试剂及程序中未提及的样品种类都会导致结果失真。不可使用过期试剂。开始实验前试剂须回温到室温(20-28℃),但避免试剂在室温存放过久(>24小时)。T2毒素为极毒物质,将所有丢弃的液体倒入盛有家用漂(不低于10%)的塑料容器中,所有的实验器具必须在30%家用漂溶液中浸泡至少1小时,戴上手套穿上防护服以避免皮肤及黏膜与试剂或样品萃取物接触,如果一旦接触,必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停止液为1N 盐酸,避免皮肤及黏膜接触,如果有溅出,立即清除并用大量水冲洗。
   所需材料(不提供) 实验室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色谱级甲醇量筒,100ml或更大容量。用于萃取样品及收集萃取液玻璃器皿滤纸,Whatman GF/A及相当者。可吸取50ul容量的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可吸取50ul或100ul的八道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吸水纸或相当的吸水材料450nm的酶标仪计时器
   萃取溶液准备 仔细量取3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并转移至一个带有盖子的干净容器内。仔细量取70ml甲醇至上述容器内。盖紧盖子,充分混合,以备使用,并防止挥发。
   样品的准备 粉碎好的样品过20目筛并在取样前充分混合,不立即分析的样品应放在冰箱中储存。称取10g样品,并量取100ml甲醇:水(7:3)溶液,至一有盖容器中。盖好盖剧烈震荡3分钟。静置2-3分钟,使样品沉淀。用Whatman GF/A玻璃纤维滤纸过滤15ml萃取液,收集滤液到一干净容器中。移取0.4ml上清液到一个干净的测试管中,并加入3.6ml实验室级蒸馏水(1:10稀释),待测。
   检测程序(注意标准及样品做平行实验,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及精确度) 稀释标准溶液:分别取50ul原标准溶液加入到已加有0.45ml实验室级蒸馏水的试管中把标准1:10稀释。开始实验前要求试剂及样品萃取液达到室温。取适量的孔条固定在微孔板架上,未使用的孔条,与干燥剂一同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加入50ul的酶标记物到微孔中。加入50ul的样品及经过1:10稀释的标准液到相应的孔中,注意使用一次性吸头防止交叉污染加入50ul抗体溶液到微孔中,轻微震荡微孔板。室温下孵育10分钟。倒掉微孔中溶液,微孔中注满蒸馏水,然后到掉,重复4次,共五次洗板。后一次清洗完后,倒掉孔中溶液,然后翻转微孔板在吸水纸上拍干。每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室温下孵育5分钟。每孔中加入100ul停止液。450nm读吸光度值。
   结果判断 半定量结果的判定,可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与标准的吸光度值来判定,样品的吸光度值低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T2毒素含量大于此标准的浓度,样品的吸光度值高于某个标准的吸光度值,则说明样品的T2毒素含量小于此标准的浓度。
 定量结果判定,需要以标准的吸光率为X轴,标准浓度的半对数为Y轴绘制曲线图,将标准点用直线连接,样品的吸光率也位于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即可找到相应样品的浓度,如果样品的吸光率大于小标准的吸光率或小于大标准的吸光率,即可说明此样品中T2毒素的含量小于25ppb或大于500ppb。     |